前些日子被一个女友夺命连环call了三天,起因是办公室政治,引火上身。她问我要如何回应。当事人的信息和具体发生的事,我是肯定不会说的,但是嘛,有些执行策略还是值得拿出来一聊的。
背景介绍。事件中的三人物都是大公司的高层。嗯,高层,不是中层更不是底层员工。我女友a,她的直属上司b,b的直属上司c。c很看重a,给了a很多大梁抗,而a不负期望,干的风生水起。b早就看a不爽了,再加上a就要和自己平级了,于是b找了个很有意思的时间点,对a发难了。
a第一次SOS电话我时跟我说了b向自己开撕的过程。我边听边翻白眼,小姐姐你说太多了。不能全怪b, 因为a的确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但是和b没半毛钱关系,轮不到b指责a。此外,b指责a做的事情,b并没有实锤。b说有rumor,要找a求证。a这个傻姑娘呢,本来就心虚,听老板这么一说,下意识的就开始了自我辩解。我说你说那么多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越解释越显得你理亏。说的多的另个坏处就是容易给自己挖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说太多,在不知觉中就暴露了自己。
自己理亏也没什么,反正对方没实锤,以后也不可能找到实锤。我跟她说,在这种情况下,你根本不用说什么做什么。你就听他说,看他能说出什么花来,静静的看着他装逼。你越镇定,对方心里越是发毛。本来b是想借rumor刁难你,被你这么沉着应战的反应搞得他自己找不到北了。你只听不说,他就找不到攻击你的地方。攻击不了你,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就能off the hook. 至于未来如何,那是后话。当下先撇清关系,之后再想怎么应对。
a当时的辩解完全没说服力。b已经认定的事,你解释的越多越容易让对方在无意识中坚定自己的的判断。我猜b只是想探探口风,想不到a自乱阵脚,还没屈打就已快成招,这岂不是让b坐收渔翁之利?若是a很镇定,既不解释也不激动,心虚的也许会变成b,毕竟他没有实锤。
☉
一般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下意识的反应都和a一样,为自己辩解。这实在是一个下下策。且不说你是不是guilty, 你在辩解过程中很容易因情绪波动而让自己的言行“变形”,而对方往往能从这些细枝末节中看出端倪。不让自己暴露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说也不做。很多人在被他人逼到墙角时总觉得自己没的选择。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这种没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让自己没选择。
如果解释有用,那与任何人的相处都会轻松太多。如果对方信任你,他不会质疑你。如果对方不信任你,你说的每句话都可能被他曲解,你几乎是不可能把对方说服的。那有没有可能“纠正”对方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呢?肯定有,但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想说服对方,除了自己要具备无懈可击的逻辑推导能力和说服力外,还必须要求对方是理性的,是有包容心的,是没“站队”的,否则你怎么可能说服他?
不管什么场景,当他人抛给你一个是非问题时,你不要傻乎乎的以为只有yes or no两种回答。如果你坦荡,nothing to hide, 那么你的确可以直接yes or no。如果你心虚或是不想日后“东窗事发”被打脸的话,那就不要直愣愣的回答。但有些时候你不回答也不行,那该怎么办呢?沉默或是拒绝回答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guilty的象征,会激起提问人更大的“兴趣”,不依不饶,非要一个答案。
很早前读过Michael Sandel写的一本书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里面很生动的讲了一个现象。当你不想正面回答一个问题但又不得不给出答案时,你可以给提问人一个误导性的事实。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方问你中午吃饭了吗?你回,“我中午喝了可乐。”这个回复既没肯定也没否定你中午吃了饭。这种表述说白了就是打太极,你只要懂得打擦边球,一般人不会听出来。这种表述模式在政客/公众人物上最常见。当年克林顿被问到有没有吸过大麻时,他的回复是这样的,“I have never broken a state law.” (我从未违反过美国的州法律)。事实上,他在英国读书时吸食过大麻。你想想,如果他一上来就直白的说,“我吸过,但是我是在英国吸的啊。我只吸过1,2次,我不喜欢所以以后就没再吸了。再说了我那时还在读书我还小呢不懂事。”你觉得这么拖拖拉拉的解释一大堆有效果吗?别人记住的只会是第一句,“我吸过。”
再举一个例子。老公出轨小三,一整个下午俩人都腻歪在一起。老婆晚上质问老公下午是不是和小三在一起。老公回,“我下午在高尔夫球场见到她了。” 我见到她,不代表我俩一下午都在一起更不代表我俩赤裸裸的躺在了一起。至于老婆会不会喋喋不休的非要一个答案,那是后话。但是你男方不能一上来就招,“是啊,我俩一下午都在一起”(除非你不想要这段婚姻了),或是睁眼说瞎话,“我没有!”(呵呵,你老婆敢这么问,说明她肯定掌握了一些情报,你的干脆否认就是在侮辱你老婆的智商。之后的火爆场面不难想象吧?)当然,你若是选择沉默或是拒绝回答,那就等于说你和小三一下午都在一起。
若你仔细观察下周遭,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很多人精都是这么回答他们不方便实话实说的问题的。必须要说明的是,误导性事实在他人听来还是很容易被认定是谎话的,但这总比你直接说谎话要强。前者,即使是误导,说的也是事实。对方还是会听的,而且大概率情况下不会将对你的评价降至冰点。而后者直接撒谎,对方会觉得你的话根本不值一听,很有可能从此否定你。所以,孰好孰劣,还要多言吗?
☉
面对开放性问题也是一样的策略,别管对方问的是什么,你只说你想说的话,不管问与答是否对的上。别人问你中午吃了什么,你回,xx店的三明治蛮好吃的。你老婆问你下午在哪和小三鬼混,你说你下午经过一家店,发现橱窗里的裙子很适合老婆,她穿上一定艳压全场。对,就是这样的无厘头,胡搅蛮缠。越战期间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当时的国防部长Robert McNamara经常被问到一些他不想回答但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他就采用了这个策略。这大爷有一句名言,“Never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s asked of you. Answer the question that you wish you had been asked of you.”我把这种策略称为“搅屎棍”策略。采用这个策略的好处是,一方面人在大多数场景中的记忆比金鱼还短,经常听完回答就忘了自己原本要问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方被你这种文不对题的回答模式搞的脑仁疼,很容易就放弃了对你的追问。话说。。。这类人我还真的遇到过,真的很心累,我真的就放弃了。(Maybe I was too weak?)
回到女友a的事件中。她只听不说或是打太极的回复,一方面让b摸不着头脑,只要他没摸清楚真实情况,他就不敢轻举妄动。在后续进程中他自然不敢随便给a小鞋穿,毕竟他也害怕backfire. 另一方面,a先过了这一关,脱险后再想如何“反击”。如果你还没上场就已经阵亡,这猫鼠游戏自然是没的玩的。
我当时跟a说,你在遭遇一些“挑战”时肯定会有应激反应。应激下说的话或做的事,基本上都是不理智不可取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必须冷静,即使外界不给你时间不给你机会冷静,你也要在“夹缝”中冷静下来。在脑中先否定你的应激言行,重新起稿,“这事我该怎么处理/回应?“
a这事就这么结束了吗?当然没有,精彩还在后面。a要跟c“告状”!虽说c是欣赏a的,是想提拔a的,但c毕竟不是自己亲爹,a不能想当然的以为在利害关系面前c一定会“保”自己。就是因为关系很delicate,跟c“告状“才要很讲究。既要扮猪吃老虎把话说到他心坎上,让对方知道自己是无辜的,还要旁敲侧击“提醒”c that he has skin in the game too. a若倒下,a一定会拉上c。所以咯,不管c愿不愿意,c都要帮a,只是有多甘心而已。至于怎么“告状”,我们下回聊。
☉
想起几周前看的一集Billions. Axe的一个下属给Axe表忠心,说自己不会出卖他,叫他不要担心。Axe的台词很经典,大意是“我本来不担心的,你这么一说我反而要担心了。”所以,看懂没?很多事,不要解释,不要自作聪明的添油加醋。
匈牙利有句谚语:别人越对你说他有多诚实,你就越要看好自己的钱包。
后续